該公司在美國、加拿大和墨西哥擁有超過13,000家門店,關閉的門店僅占其門店組合的3%。該連鎖店在日本還擁有超過21,000家門店。
7-Eleven的一位發言人告訴Daily Mail:「根據我們的長期增長戰略,我們不斷審查和優化我們的門店組合,以在客戶需要的時間、地點和方式提供便利。」
「作為其中一部分,我們決定優化一些不符合我們增長戰略的非核心資產,」他們補充道。「同時,我們繼續在客戶尋求更多便利的地區開設門店。」
根據他們的財報,關閉門店預計還將為今年帶來$3000萬的營業收入收益。
在Seven & I下調截至2025年2月的財年盈利預測後,數百家門店關閉的消息傳出。據《Fast Company》報告,該公司還計劃分拆為兩家公司。
不僅如此,該公司希望專注于那些需求量更大,且業績較好的地區。
世界上隻有兩家便利店,7-11和其他
在零售圈一直廣為流傳著一句話:「世界上隻有兩家便利店,7-11和其他便利店」,從中足以見得7-11在全球市場的地位。
2016年,7-11的銷售額和利潤額都排在行業第一位,它的零售總額是2677億元,利潤達到144億元,日本的母公司人均利潤接近120萬元,毛利達到92%,超過了阿裡巴巴。
而總結起來,7-11成功的秘籍,鈴木敏文認為有四個原則:商品齊全、鮮度管理、清潔維護、親切服務。
比如7-11門店面積僅在100-110平米,卻能容納2900-3000個SKU,整體商品毛利在32%左右。其中自營品牌加工食品是7-11毛利率最高的品類,接近40%,其次是快餐約36%,非食品品類是毛利最低的商品僅20%。
當然,鈴木敏文的四大原則是針對便利店運營而言,可實際上7-11不僅是一家便利店,更是一個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共享經濟平台,整個共享經濟體的從業人員總數超過40萬人的規模,其中在加盟店工作的超過30多萬人,服務于工廠、物流配送的人員10多萬人。
這是因為,7-11基本沒有直營店,也沒有一個工廠和配送中心是自己的,母公司的員工數更是沒有超過1萬人,也就是說一個價值380億美元的公司,是靠不足萬人撐起來的。
接下來就是7-11真正厲害之處了。
上文提到大多數7-11門店經營者是散落在各個社區黃金地段的夫妻店,這些夫妻店大多有一個通病——沒有流量,沒有爆品,根本賺不到錢。
而7-11所做的就是打造一個管理賦能體系,幫助夫妻店運轉。
為此,7-11總結了自己運營門店的經驗,還在全球培訓了2500名門店運營培訓師,每人負責10家門店,幫助門店解決運營問題,尤其是產品開發。
據悉,7-11有一支商品研發團隊,研究更具性價比的自營產品,如著名的便當和關東煮。同時基于線下的數據反饋,7-11還建立了自己的爆品庫,讓顧客在5分鐘之內都能產生有效的購買,提高夫妻店的賺錢能力。
與傳統加盟店不同的是,7-11除了收取加盟費,還有一套收入分成的商業模式,
比如夫妻店加入7-11,7-11保證該店每個月能賺2萬元,2萬元以上雙方平分。因此,7-11在全球實現了迅速擴張,并做到持續穩定的經營。
早在8月份,就有傳聞7-11要被收購的消息,如今又被曝將關閉444家門店,由此可見,7-11的生意現在也不好做。
想象一下,若全球便利店行業龍頭被收購,對日本、對全球便利店以及零售行業意味著什麼。